近日,知名测评媒体爱否科技主笔王跃琨发博,质疑华为P30 Pro在拍摄月亮以后会对其进行后期处理。16日,针对该事件,爱否科技面向华为道歉,并与主笔王跃琨解除了劳动合同。
作为2019年春季发布会的重头戏,华为P30 Pro这部以前置3200万像素和“超感光徕卡四摄”的后置摄像头等拍摄性质为卖点的新产品,在发布之前就已然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与华为P30 Pro一样,“高品质拍摄性能”现已成为各大手机厂商扎堆搏杀的最大卖点。上半年发售的手机新品中,小米、VIVO、三星的拍照性能虽然与P30 Pro有所差别,但也相距不远。
不过,这里我们并不想在赘述各家手机拍照功能的高低,而更想谈论另外一个问题:改变了世界的智能手机,今天为何走到只能比拼相机功能的地步?
近几年,人们在购买智能手机时,出现了“选择困难症”,因为品牌之间越来越像“一家人”了。从iPhone4出产后清一色的样式模仿,2018年清一色的全面屏手机到今年宣传的超级拍摄功能,手机同质化愈加严重。有网友将近期出产的不同厂商的手机放在一起,在不显露LOGO的前提下,一众手机让人无法分辨。
我们是twins!
手机同质化的现象愈加严重,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手机在硬件设备上的技术创新,走到了瓶颈。或者说自乔布斯开启智能手机时代以来的第一波创新红利,已经吃干榨净。
与人类历史上历次科技革命相比,互联网时代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速度要求,可谓达到了空前绝后、“令人发指”的程度。从固定电话到数字模拟的大哥大,再到传统手机的普及,经历了十几甚至数十年的时间,而今天企业新品的推出时间,甚至已经被压缩到小于一年。一项新技术的生命周期,也随着过于短促的更新换代,变得越来越短。再伟大的天才头脑,也很难跟上这种“不人道”的咄咄逼人。手机同质化严重,自然不可避免。
更严重的是,在巨大的创新压力下,企业根本来不及进行耐心的洞察和摸索。为了保住市场份额和经营收入,只能迅速上马内存、屏幕、摄像包括曲屏等锦上添花的新技术,在“量”的层面上陷入广告投放与价格战的肉搏。而真正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创新,反而日益难产。
回顾人类通讯史,虽然发明创新层出不穷,但值得被载入史册的,不过寥寥数次。其中尤以诺基亚与苹果的两次最为重大。前者将原本笨重、不易携带的大哥大轻量化、民用化,变为人人都可以用的手机,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方式。乔布斯发布iPhone,将原本的通讯工具,变为人们处理生活事务的高效中枢。其“平台化”的理念,也改变了当代的商业模式和思维模式。
与这几次手机革命相比,高像素、全面屏等仅仅是提升了用户的使用感受,却难以引起根本性的变革。手机行业的创新速度越来越快,但消费者的反应却从当初的惊叹不已,沦为见怪不怪。
形象地说,将手机做成单反的厂商越来越多,但是把单反做成手机的人还没有出现。就像iPhone的诞生让诺基亚成为过去式一样,所有人都在期待着下一个敢于打破传统禁锢的革命者出现。希望他来自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