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随着《中国品牌档案》节目的播出,威海广泰空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海广泰)的传奇故事引发公众热议。这部名为《实业兴邦,产业强国》的纪录片节目,不仅见证了威海广泰三十余年的辉煌历程,更展示了中国空港地面装备制造业如何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步崛起并走向世界的壮丽征程。作为航空产业的重要支撑,空港地面装备制造业关乎国家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它涵盖了飞机起降、货物装卸、安全救援等多个关键环节,是确保航空运输安全、高效运行不可或缺的基石。然而,长期以来,中国在这一领域依赖进口,但随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科技进步的推动,中国空港地面装备制造业正逐步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三十余年来,威海广泰凭借其卓越的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既书写了中国制造业的辉煌篇章,在全球空港地面装备制造业中也崭露头角。威海广泰,作为中国航空地面装备领域的领军企业,始终坚守着“造中国人自己的空港装备”的初心。从中国首台多功用航空地面电源到全球首台电动50吨飞机牵引车,从集装箱升降平台车到25000升降带平台飞机加油车……众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设备的先后问世,是威海广泰不断突破技术壁垒,引领行业潮流的印记。这些成就彰显了威海广泰在航空地面装备领域的领先地位,体现了其在新能源、智能化技术方面的深厚实力。威海广泰的成功经验为中国制造业树立了典范,也为全球航空业的绿色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中国制造业赢得了国际尊重。威海广泰的成功离不开广泰人的智慧和汗水,在创始人李光太的带领下,他们始终秉持着“做专做精做强,创世界一流品牌,广泰智造服务全球”的企业愿景,不断追求卓越和创新。正是在这样的精神引领下,威海广泰才能够在国内外市场稳固地位,成为全球空港地面装备制造业的佼佼者。纪录片节目中,李光太与李文轩父子的故事成为了一道感人至深的篇章。李光太,这个行业的先驱者,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开创了中国空港地面装备制造业的新纪元,他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实现了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制造的转变。他的奋斗精神和家国情怀深深感染了身边的人,也为后来的从业者们树立了榜样。李文轩继承了李光太的使命和责任,他深切关心父亲的身体和企业的发展,致力于将企业发扬光大。他表示,“父亲最大的梦想是把广泰空港装备做成世界第一,让民族品牌走向世界、服务全球!”两代人的奋斗和传承,展现了威海广泰的家国情怀,也为后来的从业者树立了榜样。李文轩作为新一代领导人,继承了父亲的使命和责任,并将这份情感注入了企业的每一个角落,让威海广泰成为了一个充满温情和活力的大家庭。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空港装备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威海广泰等领军企业以开放的心态和务实的作风,积极拥抱变革,通过技术创新和智能制造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他们深知,只有不断创新、不断超越,才能在全球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建设以平安、绿色、智能、人文为核心的四型机场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这个指导下,民航机场地面设备的发展方向将是电动化和智能化。”李光太明确表示,“作为国家空港地面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开展相关技术工作,为建设‘四型’机场继续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李光太和李文轩的指引下,威海广泰正坚定地走在电动化和智能化的道路上。他们致力于研发更加高效、环保的产品,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实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我们有理由相信,威海广泰将继续引领中国空港地面装备制造业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三十余载风雨兼程,威海广泰用其坚韧不拔的精神书写了一部中国制造业的传奇故事。这部纪录片展示了其卓越成就,更深刻诠释了中国制造业的实力和民族精神,背后无数广泰人及制造业一线从业者的辛勤付出和智慧结晶,共同铸就了这份辉煌,他们是中国制造业的骄傲和脊梁,也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
制作人员表
制片人 | 齐葳 潘挺 张兴
总导演 | 孙晓岩
总策划 | 董宝振
本期导演 | 张大春
撰 稿 | 张大春
策 划 | 尹杰 何晓亮 秦雅南
主 编 | 张大春
执行制片人 | 张朝阳 秦雅南
采编负责人 | 李方娇
采 编 | 王兵兵
摄影指导 | 蔡晓帅
摄 影 | 马 威
摄影助理 | 张智玮
灯 光 | 尹 航
解 说 | 孙少洪
录 音 | 徐少辉
后期制作 | 刘厚瑞
包 装 | 孙宇 刘书平
责任编辑 | 曹丙峰
监制 | 叶晶 杨宏喜
出品人 | 时间 丛日辉
本期编辑 | 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