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当天除了振奋人心的阅兵仪式和游行方阵之外,广场上两条映衬在绿地上的红飘带也格外醒目。红色飘带之下如绿毯似的景观绿地,也是广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片深浅两色的绿地,正是由绿京华公司的球场专用可移动草毯打造的。
作为专业打造精品绿地及专注园林绿地精品养护的专家型企业,绿京华与天安门的缘分由来已久。早在2000年,绿京华的董事长李夺就率先培育出国际一流的无土可移动草毯。
此草毯凭借质地均一、病虫害抗性强、耐践踏、可自由移动、无缝铺植、恢复快等优势获得了业界的青睐,也因此被天安门广场等标志性工程采用。初出茅庐的李夺凭借着扎实的园林行业专业知识和对园林绿地工作专注的态度,成为了园林方面小有名气的专家。
1999年,23岁的李夺刚从内蒙古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毕业,他选择来到北京开启自己的事业。几年的专业打拼使李夺越来越热爱这个行业。他知道,这就是他要倾注一生的事业。次年,他决定创办一家园林公司:北京绿京华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创业之初,绿京华本着“专业、专注、专家”的企业精神,以实现“创造世界一流的运动草毯和足球场地”为企业使命。李夺带领团队搞起了高技术种植生产,潜心钻研各类草坪草的特性、品种配比及土壤配方等,培育出适合不同生境及用途的优质草毯。
经过多年的发展,绿京华在打造世界一流的运动草坪和足球场地工作上得到了行业的认可,优质的绿地建设和精细的绿地养护工作也赢得了业界的口碑。绿京华一跃成为草坪行业的龙头企业。
十八大以后,为响应党的号召,绿京华深化改革,将公司的业务垂直细分扩展至园林绿化全领域,围绕着园林绿化产业也顺势设立了园林科研、市政工程、技能培训、物业管理等业务板块。为我国打造优美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短短十余年间,绿京华完成了“科研生产、施工设计、绿地养护、专业球场、人才培养”五位一体和“1+N”业务战略布局。如今,绿京华公司累计完成了800多项各类别项目工程,绿地养护面积达1350万平方米,年生产优质景观工程专用草坪卷50万平方米,球场专用可移动草毯30万平方米,以及220多万盆生态型观赏草及地被花卉,业务遍及全国。
在时间与实践的历练下,绿京华脚踏实地,专注专业,一步步成为园林行业技术方面的专家型企业。2017年8月31日,绿京华公司挂牌上市,成为北京市绿化行业的标志性企业。这一年,李夺又在思考着如何更好地为园林行业做一些改变。
作为行业的引领者,绿京华始终在第一线实践着美丽中国的愿景,但在实践的路上不能只靠规模和速度,更应该有质量和品质。而品质和质量的把控就需要技术人才不断的创新和探索。身为园林园艺行业方面的专家,李夺认识到园林行业的持续发展需要的是一代又一代高技能人才的不断创新。
李夺探索着园林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他把世界技能大赛赛制体系、标准规范、组织架构、评价细则引入国内,组织开展了多次世界技能大赛园艺项目研讨、培训和比赛,从而提升学生、企业员工的学习和实操能力,为行业内的企业提供优质的人才,此举在业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绿京华通过加强人才培养,聚集了一批高技能专业人才,为我国园林绿化事业和高精尖人才储备工作做足了准备。与此同时,国企出身的李夺,也非常重视发挥党组织和工会组织的作用,为企业稳定发展、凝聚职工队伍创造了条件。
如今绿京华成为一家集科研生产、景观工程、绿地养护、生态修复、市政工程、球场建设、技能培训、园林设备、景观设计、品牌管理、国际贸易、体育科技、物业管理、园艺技能推广、校企合作及精准扶贫等业务板块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
在生态园林的道路上,绿京华从不停歇。未来,绿京华将继续秉承着专注、专业、专家的企业精神以“战略指引、市场导向、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的发展观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生态型智慧园林,这一使命将带领着绿京华不断前进,砥砺前行,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贡献。
制作人员表
制片人 | 齐 葳 潘 挺 张 兴
监 制 | 叶 晶 杨宏喜 郑志受
出品人 | 时 间 丛日辉
总导演 | 孙晓岩
总策划 | 董宝振
本期导演 | 李 玥
撰 稿 | 李 玥
策划 | 尹 杰 何晓亮 刘伯炜
主 编 | 刘峰华
执行制片人 | 董亚磊
采编负责人 | 石 铭
采 编 | 石 铭
摄像指导 | 初昆来
摄 像 | 张 迪 李 刚
灯 光 | 尹 航
解 说 | 孙少洪
录 音 | 徐少辉
剪辑指导 | 刘默晗
后期制作 | 刘默晗
包 装 | 孙 宇 刘书平
责任编辑 | 曹丙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