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CCTV老故事频道《中国品牌档案》栏目播出《传国韵风 筑中国范》,分上下篇播出,其中《传国韵风 筑中国范(上)》以回顾品牌历史、找寻大唐初心为主,宏观展开大唐地产的盛世华章,而《传国韵风 筑中国范(下)》则是深入大唐地产在产品设计中建筑美学、生活哲学、服务美学的呈现。
数十载磨一剑,在不断的探索与成长中,大唐地产深刻理解到中国传统建筑中所蕴藏的生活哲学,并将东方文化中的智慧,融合出新在产品设计中,给业主的生活方式带来全新体验。
文化创新蕴藏于砖瓦之间
日出而作,是人在自然中协调出来的最佳状态,让晨光给卧房添上一层暖色,是大唐的设计师们,在每天送给每个家庭的第一份温馨。一砖一瓦之时,一榫一卯之间,一转一折之际,描绘出国人心中的诗意理想,给都市人留出一份游刃有余的自在,是大唐想业主之所想的人文情怀。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大唐人深知,在他们精心构建起的这些空间里,承载有业主对几十年人生的感悟,对后辈殷切的希望,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不论是北方园林的开阔严谨,还是南方园林的玲珑别致,都能给大唐的产品设计带来源源不断的灵感。传统文化中近山得水的人居理念,在设计师手中应用的炉火纯青。每一栋拔地而起的高楼,或有唐风的华贵,或有徽派的典雅,或有新中式的风尚,却无不与点映四周的这些山水林亭相映成趣。
执着匠心穿流于城市之间
若把城市比做一个生命体,建筑,就是它的骨骼肌理,穿流其间的人,则是血脉,而他们的人生,就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大唐地产把对生命的关爱,赋予到自己接触到的每一座城市,把“建筑恒久品质,结构美好人生”做为自己的企业使命。
从“时代中国范”再起新章,大唐地产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坚守中国建筑的文化自信,大唐所认为的传承,是承其之神韵,扬时代国风,创造而不遗弃。
建筑是大唐地产具象的产品,是硬实力的体现。大唐地产以执着的匠心不断思考如何建造出恒久品质的生活蓝本,同时其也是有着浓厚人文关怀的企业,建筑不仅仅是居住的容器,更是一个个温暖的家园,需要对得起时间的考验,对得起光阴岁月。以东方文化创新,寻味当代东方家庭生活应有的模样,给众多的家庭提供更美好的生活选择。从建筑功能,到建筑第二人生,这是“结构美好人生”的真意。
时代国风凸显品牌定位
数十余年的传承与创新,大唐地产在每一处细节上都坚守初心,本着用户至上的原则,创新建立人居标准体系,在把“中国新时代国韵地产领导品牌”做为品牌定位的基础上,以城市运营商的格局严格磨炼自身。
郝胜春表示,大唐地产有“开发一地、繁华一地”的开山精神,城市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在我们的运营理念中,尊重城市、土地、文化,才能更好地参与城市发展,进而将城市建筑书写进人居进程里。旧城需要焕新,新城需要发展,提供优良的品质,提供美好的生活圈,这就是我们的企业使命。
社会责任滋养品牌发展
常年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积淀的品牌,自然有着兼济天下的胸怀。自福信成立伊始,便开启了公益之路。
据了解,在起步之初,福信集团就对厦门水产学院捐助了100万元。持续的善举为集团种下公益慈善的种子。在福信集团25周年之际,吴迪率领公司同仁成立了福建省陈章辉福信慈善基金会,这标志着福信慈善事业迈入常态化、专业化、社会化、规范化的新阶段。
拨灯更明,护心尤暖。创百年福信,积善行致远,既是企业对社会的郑重承诺,更是努力实现百年愿景目标的大唐地产一以贯之的担当作为。做慈善公益不仅是企业家个人的事,更应是整个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将慈善公益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推动慈善公益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企业不仅有一种向前的力量,更有一种向善的力量。坚持时代所向、社会所向,就是福信始终所想,百年所为。
到目前为止,在捐资助学这一方面,就达到了数亿规模,先后推出大唐公益助学逐光计划bright+、乡村阅读、圆梦大学等公益项目。在历年的救灾恤患、精准扶贫等方面,他们也都走在前面。2020年大唐地产+爱心长城计划中,整个团队从全球采购抗疫物资,送达全国各地抗疫一线,大唐地产、福信集团双双荣获“2020中国区特殊时期突出贡献企业”称号。
春华秋实——人文地产 基业长青
浓厚的人文情怀,为大唐地产铺就了广阔的道路,三十余年来,大唐多地开花,先后布局中国海西、北部湾、京津冀、长江中游、粤港澳大湾区、成渝、长三角七大经济区域与城市群,并赢得了不胜枚举的荣誉,尤其是在2017年,大唐地产在金砖会议中的突出贡献,为其赢得了国家级的荣誉。
企业的长久发展,离不开人文精神的支持,大唐地产始终坚信“人文地产,基业长青”的理念。大唐地产把人文情怀、时代国风、文化创新、执着匠心作为打造品牌核心价值的重要指标,让一张本不为人熟知的脸谱,承载着企业使命日渐深入人心。
当“时代中国范”的口号响彻大地,大唐地产——这个品牌经历过的磨练洗礼,将成为新征程上稳固的基石,更是未来辉煌盛装上的勋章。
制作人员表
制片人 | 齐葳 潘挺 张兴总
导演 | 孙晓岩
总策划 | 董宝振
本期导演 | 刘峰华
撰 稿 | 刘峰华
策 划 | 尹 杰 何晓亮
主 编 | 刘峰华
执行制片人 | 周建华
采编负责人 | 姚晓林
摄像指导 | 武晓强
摄 像 | 任继坤 胡闻哲
灯 光 | 尹 航
解 说 | 孙少洪
录 音 | 徐少辉
后期剪辑 | 刘厚瑞
包 装 | 孙宇 刘书平
责任编辑 | 曹丙峰
监制 | 叶晶 杨宏喜
出品人 | 时间 丛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