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中国品牌档案》栏目播出《三孔文旅 礼传天下》,影片将大众视线聚焦至曲阜,这个承载着中华文化悠久历史的圣地。
曲阜,东临泗水,西抵兖州,北依泰岳,南瞻凫峄;是神农故都,黄帝生地,少昊之墟,商奄故都,周汉鲁都。是孔子、孟子、鲁班诞生之地。春秋战国时代鲁国故城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古城遗址,文物存量众多。因为孔子思想文化对人类的巨大贡献,故而人们将这里称为“东方的耶路撒冷”,人类的另一个圣城。
“三孔”由来
从建于公元前479年的孔林、建于公元前478年的孔庙,到公元1055年,宋仁宗封孔子四十六代孙孔宗愿为“衍圣公”起而立起的孔府。这三大建筑群并称为“三孔”,共同构成了东方圣城的文化核心。作为全人类的文化精神遗产,1994年12月,“三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三孔文旅
祭孔作为孔庙的首要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78年,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自唐玄宗年间开始,祭孔活动逐渐升格,至明代,已达到帝王规格,到清代,更是达到历朝历代的顶峰。辛亥革命之后,祭孔活动逐渐停滞下来,直到1986年才开始恢复。这项古老祭祀活动的恢复,离不开一家默默耕耘的国有企业——三孔文旅。
礼传天下
1984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齐鲁大地,三孔景区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
成立之初,三孔文旅就确定了“经营先保安全,创新不忘传统,发展力求全面”的经营方针。这,为三孔文旅的发展、改制、腾飞指明了方向。
复建祭孔礼乐体系,是三孔文旅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作为从周代以来,始终深远影响中华文明进程的重要文化内容,因此,祭孔礼乐的恢复有着极为重要的文化意义。三孔文旅历时两年,组织相关人员挖掘、整理孔府档案,反复排演推敲。2019年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祭孔大典上雅乐和鸣、佾舞以祭、六合同风,不仅丰富了祭孔大典的表现形式,也为祭孔礼乐体系的复建提供了翔实的学术支撑。
从拉开文物复原展陈帷幕开始,至“三孔儒学文化数字创意工场”项目启动的30年间,三孔文旅完成了从单一旅游企业到集群性文旅集团的华丽蜕变。
三孔文旅,讲述不一样的中国故事
一家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依靠外部的整合与内部的提升。而一家企业长久的发展动力,则需要企业文化的提升与与产品的创新并举。十四五以来,文化产业被写进国策。从宝岛台湾到冰雪之城,从东海之滨到天山草原,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们都在想同一件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三孔文旅,凭借自身独特的文化优势,一直在讲述着一个不一样的中国故事。
三孔人的中国故事,更是一份坚守与传承,坚守在一个暖心和谐的大家庭,传承着优秀家风,逐梦“礼传天下”。如何做好,三孔人探寻到了自己的答案,在坚守中求变化,在传承中争创新,将文创、演绎、科技等现代跨界元素融入传统文化体验,守正创新,适应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在讲好中故事的同时,开创出三孔景区世界表达的中国语境。
制作人员表
制片人 | 齐葳 潘挺 张兴
总导演 | 孙晓岩
总策划 | 董宝振
本期导演 | 罗禹墨
撰 稿 | 罗禹墨
策 划 | 尹杰 何晓亮
主 编 | 刘峰华
执行制片人 | 周恒宇
采编负责人 | 宋 岩
采 编 | 牛佳敏
摄像指导 | 申红现
摄 像 | 赵青山 张智玮
灯 光 | 尹 航
解 说 | 孙少洪
录 音 | 徐少辉
后期制作 | 张 璇
包 装 | 孙宇 刘书平
责任编辑 | 曹丙峰
监制 | 叶晶 杨宏喜
出品人 | 时间 丛日辉
本期编辑 | 杜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