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是一种非晶无机非金属材料,在实现透光、隔声、装饰等功能后,人类开始挖掘其更多的可能性,能够防爆、防弹、防飓风、防火的各种特殊玻璃逐渐被相继研发出来并得到广泛运用。
长期以来,特种玻璃的生产基本被国外企业所垄断,国外厂商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导致国内特种玻璃产能缺口很大,而严重依赖进口,但中国特种玻璃企业对高科技产品研发与市场开拓从未止步。尤其是2012年以来,应对国家发展需求,国务院出台了《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其中,特种玻璃作为新能源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原材料,被列为《规划》重点发展产业之一,迎来了一轮高速发展的黄金期。经过十年的快速发展,如今,特殊玻璃行业整体面貌已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3月30日,《中国品牌档案》栏目播出了一档纪录片节目,聚焦中国特种玻璃,走进一家专注于各类高科技特种玻璃及系统研发、设计、生产于一体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广东金刚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刚玻璃),并对公司总经理严春来等人进行了深入的采访,从而更深入地让大众认识到这个可以将玻璃打造成“金刚盾甲”的传奇企业。
纵横近三十载 低调领跑深藏功与名
说到“金刚玻璃”,局外人可能稍觉陌生,但它已应用的国内外大型工程项目就有近四百项,有的已成为地标性建筑,比如“鸟巢”、上海中心大厦、国际会O议中心、首都机场T3航站楼、日本东京“蚕茧”大厦、以色列国会大厦等,每一个都如雷贯耳、久负盛名。据悉,目前市面上将近一半的安防特种玻璃都印着“金刚玻璃”的商标。
金刚玻璃在国内独家研制成功的防炸弹玻璃,经由美国权威的防爆咨询机构——美国ABS公司进行爆炸测试表明,其性能超过美国的军用标准,被美国誉为中国的“金刚盾”。除此之外,金刚玻璃生产的防飓风玻璃等创新产品也已经应用到多座著名建筑物的玻璃工程里。
“金刚玻璃”这个品牌已经在市场上存在了将近30年,从1994年创立到2010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金刚玻璃”领跑整个行业,拿下了无数个第一,为中国玻璃行业深加工技术做出了巨大贡献。
精筑产品质量 践行大企业责任担当
当我们带着尊重和学习的心态重温这段历史的时候,才发现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创新产品不是防爆炸玻璃,也不是防飓风玻璃,而是那个已与防火玻璃整个行业融为一体,更一跃成为整个防火玻璃市场的代名词——铯钾玻璃。
严春来介绍,因为我们的铯钾玻璃长时间在市场上流通,已经变成了中国防火玻璃的代名词。只要一说防火玻璃,首先想到铯钾,一说铯钾就会想到“金刚”。“金刚玻璃”通过铯钾防火玻璃在防火玻璃领域中成为国内大家都非常认可的品牌,很多需要防火玻璃的客户直接打电话过来,只说要买铯钾玻璃,因为他认为铯钾玻璃就是防火玻璃。
在影片中播出了一场针对防火玻璃的抗燃烧检测实验,通过测试,观众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普通玻璃、钢化玻璃和铯钾玻璃在面对大火时的防火能力。据金刚玻璃技术总监吴从真介绍,2000年前后,金刚玻璃成为国内第一家,甚至世界首家,在一个加工企业内部,按照国际标准自主设计防火系统检测炉的企业,我们认为,如果不进行性能检验直接推向市场,我们心里是没有底的,而防火玻璃和防火门窗是关系到人们生命健康安全的一个产品,在关乎到老百姓的生命安全的问题上,产品性能一定要严格控制。
从2000年第一代金刚人决定研发铯钾玻璃开始,他们就始终以国家消防安全为己任,以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为目标,不断改进铯钾玻璃,完善防火系统,用大企业的责任和担当,引领整个行业,让建筑防火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紧跟国家发展需要 突破光伏建筑尖端科技
为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建筑领域节能减碳成为关键点,通过将光伏发电与建筑建材结合,实现“光伏建筑一体化”,成为打造绿色建筑的最佳解决方案。2021年,金刚玻璃决定恢复原有光伏电池及组件生产业务,启动金刚玻璃异质结光伏项目。
其实,第一代“金刚人”在2010年就已经对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关键技术展开研发,并一举中标深圳北站的屋顶光伏发电项目,这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
严春来表示,我们目前所做的异质结,是光伏行业里边最顶端的一项技术,所以我们先研究异质结,以后再想办法怎么把这些异质结的电池片运用到光伏建筑上去,跟金刚的防火玻璃结合在一块,这个是未来我们所要做的。
金刚玻璃一只脚踩在特种安防玻璃这个领域,另一只脚已经伸进全新的光伏产业,至于为什么?严春来有过这样的回答。他说:“玻璃是光的载体,在传递光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对玻璃提出更高的要求,强度要求、安全要求、防火要求。金刚玻璃是玻璃深加工的艺术,在传递光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金刚玻璃能够实现更大价值”。
这就是“金刚人”的创新与智慧。
制作人员表
制片人 | 齐葳 潘挺 张兴
总导演 | 孙晓岩
总策划 | 董宝振
本期导演 | 耿瑞孟
撰 稿 | 耿瑞孟
策 划 | 尹杰 何晓亮
主 编 | 刘峰华
执行制片人 | 董亚磊
采编负责人 | 石 铭
采 编 | 胡志英
摄影指导 | 景岩 武真慧
摄影助理 | 赵财源 任继坤
灯 光 | 尹 航
解 说 | 孙少洪
录 音 | 徐少辉
后期剪辑 | 刘厚瑞
包 装 | 孙宇 刘书平
责任编辑 | 曹丙峰
监制 | 叶晶 杨宏喜
出品人 | 时间 丛日辉
本期编辑 | 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