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已成为人类高效创造生产生活的必要能源,它为生活带来了光明与便捷,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为减少用电而引发安全事故的几率,人们又研发出用来保护线路的电缆桥架,电缆桥架在降低工程事故发生率、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4月12日,《中国品牌档案》上演了一档主题名为《集众智 汇众力 成就梦想》的纪录片节目,就走进这样一家用电缆桥架为电力系统保驾护航的优秀民营企业——江苏众汇电气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汇电气),通过影片的播出,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这个行业,也深入了解了那些为了保卫电力安全默默无闻的企业家和劳动者。
江苏众汇电气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专业从事建筑电气线路保护系统的电缆桥架、配电箱、配电柜、低压成套电气等主营产品。
桥架,是支撑和安放电缆的支架,也是众汇电气初创乃至现在的主打电气产品,它能够避免电缆直接曝露在外环境中,避免或减小风吹日晒、雨雪、老化等因素对电缆的直接影响,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耐火桥架还能在火灾条件下,使电缆能正常工作一段时间。此外,部分桥架还有很好的电磁屏蔽功能,对于传输仪表信号的电缆能起到很好抗干扰作用。电缆桥架布设并没有行业标准,它的设计选型过程更像是一场量体裁衣的过程,需要技艺娴熟的钣金技师进行反复的试验,才能生产出优质的电缆桥架。
客户往往只关注产品的作用和外观上,但对于林商理而言,追求品质才是众汇的核心,并将这种意识贯穿至产品生产的每一步。因此众汇人不断将产品更新、技术迭代,而技师的能力永远没有顶点。只有通过不断对工程构造和材料强度进行摸索,才能制定安全、耐用、合适的桥架。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事业必成于实。”正是秉承着“先生存再发展的理念”众汇电气渐渐在行业中站稳了脚,但如果想要从淮北六十余家电气类企业中脱颖而出,必然不能再以作坊式的模式经营企业,规模化、机械化的生产成为众汇破题的关键。2018年,众汇电气开启了规模化的创新研发之路,研发生产更加节能、美观、方便的电气产品,创新高效的数据缆管理系统,为各类电缆和安装人员提供安装便利与安全保护,取得发明专利1项、新型实用专利16项,逐步成为国家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
十年创业,步步为营,坐上苏北地区电气工程头把交椅的众汇电气,早已实现了成立之初“超越众望,汇锦天成”的那句口号。然而,林商理并没有满足于当前的成绩,更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满心的危机意识让他明白,虽然众汇电气凭借着创新研发,摆脱了小作坊的标签,但如果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产品,未来依旧会被淘汰。
对此,林商理表示,我们本来属于很传统的一个行业,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未来企业向前走会更加艰难,因此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知识产权,要生产带有科学技术含量的产品,因为知识产权它是无价的。到目前为止,我们有16项新型专利产品,我们还将加大在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力度。
同大多数民营企业一样,没有出众的背景,没有雄厚的资金,全凭着专注主业、深耕实体,众汇电气至今已经整整走过了十年春与秋,从2011年的一个人意气风发到如今众汇电气的企业腾飞,发展成为地区领先的电气设备品牌,众汇以过硬的产品质量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赢得了市场的口碑,更树立了民营企业发展的新风向。实业报国,品牌强国,众汇电气将继续奔跑在护航我国电气事业发展的道路上。
《中国品牌档案》栏目法律顾问荣罡律师建议:大量的中小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即便具有一定技术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也因为缺乏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从而丧失了巨大的商业机会。因此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的生产经营实际,制定知识产权工作规划,明确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组织机构、管理职责、管理范围、管理办法、职工的义务及相关法律责任,并组织开展知识产权知识学习,同时可聘请专门的律师处理与企业有关的知识产权争议和纠纷,为企业控制和化解法律风险。
制作人员表
制片人 | 齐葳 潘挺 张兴
总导演 | 孙晓岩
总策划 | 董宝振
本期导演 | 罗禹墨
撰 稿 | 罗禹墨
策 划 | 尹杰 何晓亮
主 编 | 刘峰华
执行制片人 | 周恒宇
采编负责人 | 左 悦
采 编 | 谢丹蔓
摄像指导 | 魏欣屹
摄 像 | 张智玮 赵青山
灯 光 | 尹 航
解 说 | 孙少洪
录 音 | 徐少辉
后期制作 | 郭梓轩
包 装 | 孙宇 刘书平
责任编辑 | 曹丙峰
监制 | 叶晶 杨宏喜
出品人 | 时间 丛日辉
本期编辑 | 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