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当前位置:中国品牌档案 > 新闻中心 > 《中国品牌档案》20231230期 | 30年,一台机器,一个梦想——庞子敬的水电传奇

《中国品牌档案》20231230期 | 30年,一台机器,一个梦想——庞子敬的水电传奇

2024-08-12 15:06:26 浏览637次   来源:中国品牌档案


12月30日,《中国品牌档案》播出了题为《坚守的力量》的纪录片节目,聚焦中国水电事业的默默坚守者——青岛正利电力装备有限公司。通过深入采访该公司的总经理庞子敬和前凤滩水电厂厂长杨昌喜,展现了在水电领域奋斗的感人故事,让广大观众感受到那些为中国水电事业默默坚守的力量。

图片

庞子敬,一位头发斑白却仍然保持年轻朝气的老者,过去的30年里,几乎每年有300天都在出差。在采访中,他坦言家人不理解,朋友不支持,但他坚守自己的信念,一生只做了一件事——为水电事业默默奋斗。

图片

1997年,庞子敬和杨昌喜首次相识。当时,庞子敬在技术交流会上分享自动盘车装置的应用,引起了杨昌喜的浓厚兴趣。这次相遇开启了两位在水电事业中的紧密合作。

图片

水电事业在中国具有百年历史,是世界最大的水利发电国家之一,水电站的运作一直依赖于人力。然而,这种传统的盘车方式存在劳动强度大、时间长、经济损失大的问题,给水电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图片

杨昌喜在采访中描述了这一问题:盘车的劳动强度大,需要投入大量人力,时间长短从四天到三十天不等,同时存在高风险,轻则受伤,重则重伤,甚至发生人员伤亡事件。

图片

庞子敬的自动盘车装置应运而生。他在采访中回顾了1992年脑海中酝酿的设想,怀揣着解决水轮机组轴系调整检修难题的愿望,他开始了漫长的研发之路。

图片

1998年,庞子敬将第一台自动盘车装置带到湖南省湘西凤滩水电站,但第一次使用却以失败告终。在这个关键时刻,凤滩水电站的支持和鼓励成为庞子敬重新振作的动力。他带着设备返回山东,进行改造升级。

图片

经过一年的潜心研究和改进,庞子敬再次带着改进后的自动盘车装置回到凤滩水电站。这次,一切都变得顺利,自动盘车装置成功应用于水轮机检修。从此以后,庞子敬的自动盘车装置在全国数百家水电站得到了广泛应用。

图片


采访中,杨昌喜回忆了那个曾经齿轮断裂的瞬间,但他也表示相信这项技术的可行性。这种技术不仅解决了传统盘车方式的问题,提高了效率,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不安全事件。

图片

从1992年到如今,30年来,庞子敬始终把他的全部生命都交给了自己的自动盘车装置事业,进行了四次升级改造,使其更加完善。今天,他对自己的成就感到自豪,但同时表示不能因为成功就停止前进的脚步。

图片

透过纪录片的精彩呈现,我们看到了中国水电事业中一位普通人默默付出、追求创新的感人故事。庞子敬的坚守与努力,展示了一个个体如何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执着,不断追求创新和进步。这不仅是一部关于技术创新的纪录片,更是关于人性、信念和奋斗的真实写照。


制作人员表


制片人 | 齐葳 潘挺 张兴

总导演 | 孙晓岩

总策划 | 董宝振

本期导演 | 张大春

撰 稿 | 张大春

策 划 | 尹杰 何晓亮
主 编 | 张大春

执行制片人 | 侯贺成

采编负责人 | 刘 通

采 编 | 隋健涛

摄影指导 | 丁 培

摄 影 | 马 威

摄影助理 | 胡闻哲

灯 光 | 尹 航

解 说 | 孙少洪

录 音 | 徐少辉

后期制作 | 郭梓轩

包 装 | 孙宇 刘书平

责任编辑 | 曹丙峰

监制 | 叶晶 杨宏喜

出品人 | 时间 丛日辉

本期编辑 | 杜娟




在线
咨询
官方
微信
官方微信
来电
咨询
400-656-6376
在线
报名